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法院动态
定纷止争新思路 诉前调解见真章
来源:   发布时间: 2021年02月05日

283fc83997e114ce72ea4c282b7d130

4548527df26cfd9454ad2840ce9973f

 

  “葛主任, 我们家大哥一直不赡养90岁的老母亲, 你一定要帮帮我们哥俩”,“别着急, 坐下来慢慢讲”。在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诉前调解委员会诉前调解工作室,葛红英主任以微笑面容亲切的话语,耐心地接待着每一位前来调解的群众,无论是赡养纠纷、继承纠纷、离婚纠纷、变更抚养权纠纷、物业服务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不当得利纠纷,还是施工劳务费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劳务合同纠纷、买卖合同纠纷、装饰装修合同纠纷、提供劳动者受害责任纠纷、商品房预售合同等纠纷,在这里,一张笑脸一杯茶,诉前调解都能让大家心平气和排排坐、慢慢聊。

   很多矛盾纠纷本质上是法与情之间的纠缠。通常诉前调工作室接手一宗案件后,先认真审阅诉讼材料,打电话给原告详细了解案情,询问诉讼请求,再打电话给被告仔细了解案件诉求属实情况及有关细节,然后再约双方当事人到法院调解工作室面对面交谈。假如遇到棘手问题,再与双方当事人单独交谈,以事实为依据, 以法律为准绳,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反复沟通,尽力让双方当事人达成共识,化解争纷矛盾,圆满结案。

   如果把需要调解的案件比作一把锁,那么法律知识储备就是打开这把锁的钥匙,而调解技巧就是用钥匙打开锁的行为动机。为了提升自己的调解技巧和综合能力,调解室主任葛红英带领调解工作室工作人员潘富玉同志一起认真学习《宪法》、最新《民法典》、《物权法》、《婚姻法》等书籍,还特意买来一些心理学书籍进行研究, 并经常上网听一些心理学课程, 把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到日常的工作中。在调解过程中, 诉前调解始终秉承在法律框架内进行, 以群众的利益为着眼点,做到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

   对待一些情节严重、疑难杂症的案子,诉前调解工作室葛红英、潘富玉先聚一起开会讨论,查阅相关法律法规资料,再会同法院有关办案法官研究案情,然后再从传统的社会道义方面去想想怎么调解效果最佳。如2020年 10 月13日,一起叔叔和侄子争夺祖辈遗留的拆迁房产和耕用土地大打出手,家族所有亲戚和村干部都做大量了工作、奋力调解也解决不了实际问题,叔侄由亲人变成仇家。最终,侄子诉讼叔叔到法院立案。调解室主任葛红英接到案件后,认真分析案情,主动出击,采取“背靠背”调解模式,2天内成功调解,调解结果双方当事人都非常满意,叔侄俩化干戈为玉帛,当事人满脸欢喜送锦旗到诉前调解工作室。这起案件很清晰明了,坐下来接受调解,比走司法程序简单,也可以减少人力和物力,关键是对簿公堂会加剧矛盾升级,这是诉前调解总结出的经验。

   家长里短看似小事,却事关经开区和谐。解决群众矛盾纠纷,要用群众能接受的方法。如今,群众遇上纠纷就想到法院通过司法途径解决,这是法律意识、维权意识的提高,但维权成本高,费时费力。人民调解是化解基层矛盾纠纷的第一道防线,也是维护基层稳定的重要力量。开发区诉前调解委员会诉前调解工作室前置性主动介入式化解矛盾纠纷,调解结果合法合理合情,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今后诉前调解工作人员将继续积极探索、整合辖区资源,努力构建以人民调解为基础、诉讼调解为主导、司法审判为保障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着力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撰稿:潘富玉

关闭
未经书面允许不得建立镜像,转载需注明出处
版权所有:临沂经济开发区人民法院